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笔趣阁 -> -> 我在快穿世界优雅老去

章节目录 我在快穿世界优雅老去 第159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这番稳重表现又让李英心里对沈启堂多了几分羡慕,暗道有了这般模样好又机灵懂事的亲闺女,再加上沈启堂本人也是有成算的,他将来极有可能会得到一位贵婿的,那运道自然就要好转了。

    这个念头一冒出来,李英就在心底偷偷推翻了之前的打算。一开始,听到沈启堂提出要找一位有经验的妇人照顾女儿,李英脑子里琢磨的人选大多是相熟邻居家的女人们。可就这么会儿的工夫,李英便改主意了,他准备把这个机会留给自家人。

    “沈先生,不瞒您说,小子这里还真有一位人选,是我姑妈家的大表姐。她之前给大户人家做过奶娘,并且照顾的也是一位小姐,十分精心周到。只是,年前的时候,那户人家的老爷高升了,举家都要进京。

    “哎,那家的夫人原本是想让我那表姐跟着一起走的,可到底是背井离乡的,表姐便没有答应。她如今已经回家了。对了,表姐前几日还和小子提过,打算天气转暖之后再寻一门内宅活计……

    “如今沈先生托付小子寻找照顾小姐之人,小子一下子就想到了表姐。她这两三个月正得闲呢,而沈先生您又只打算短期雇人帮忙,瞧,你们双方可不是正合适吗?”

    李英的话让沈启堂脑中灵光一闪,脱口问道:

    “那位高升的大人可是姓唐?”

    “正是唐大人。”

    李英嘿嘿一笑,转着眼珠子朝左右望了望,才低声道:

    “依小子看,那位唐大人委实是好运道!他这次能进京做官,嘿,是因为家族近支中某一房的女儿嫁给了京城的贵公子,做了如夫人。

    “我表姐说,那位如夫人第一胎就给夫家生了一个大胖小子,如今已经六岁了,听说前两年又生了一位玉雪可爱的千金小姐,如今已然儿女双全,兼之又得贵人疼宠,实在是好运道呀!

    “不过啊,稍稍美中不足的是,那位唐姨娘的父兄都有些不争气。您想想,她现在风光了,肯定想着提拔娘家人,往后也是个依靠。可无奈的是,唐姨娘的父兄都不争气,让她只能倚重族人近亲。这不,这好处就实实在在地砸在了唐大人的头上。”

    说完这番话,李英下意识瞧向一直安静乖巧地听着大人交谈的裴湘,忍不住暗自猜测,不知道沈先生的这个女儿将来能不能嫁给贵婿,然后让父亲和家族借上力。

    而一向在这方面感觉敏锐的沈启堂此时却表现得意外迟钝,他并没有察觉到李英意味深长的目光,而是把大部分心思都集中在了李英口中的那位唐姨娘的身上。

    坦白来讲,比起李英这些道听途说打听来的小道消息,沈启堂对那位唐姨娘的了解要更加详细可靠。

    毕竟……

    在裴湘出生的那一年,也就是当今圣上康熙帝第一次南巡的那一年,一向喜欢拉关系找人脉的沈启堂早就调查出,当时出现的苏州府地界儿的几名京城贵人中,有一位年轻公子的家眷是和他沈启堂沾亲带故的。

    虽然这份亲戚关系委实挺远的,但对沈启堂来说,亲戚间不怕关系远,就怕不联络。

    比如,妻子的娘家人王氏族人几乎很少和早逝老夫人的娘家唐家往来。按理说,这样的正经姻亲不该如此关系冷淡的,但因为双方之间一直存在旧日恩怨,所以双方的关系确实极为疏远。不过,对于六年前的沈启堂来说,王家和唐家之间有何种旧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为王家的女婿,他可以利用这层亲戚关系凑到贵人们面前去。

    当然,为了不引起王家人,尤其是王老爷子虚舟先生的反感,也为了不让王家的一些小辈先他一步占便宜——毕竟人家更名正言顺,沈启堂去和那位唐姨娘套近乎认亲戚的时候,一直是非常小心而隐秘的。那时候,他希望那位父兄不争气的唐姨娘能帮他一把,却没想到最后反而招惹了一个极有可能会引来杀身之祸的麻烦。

    思绪飞转之际,沈启堂也下意识看了女儿裴湘一眼,神色半喜半忧。他想,也不知未来是风平浪静,还是柳暗花明,亦或者是全家遭殃……

    此刻,沈启堂猛然听到一位对他和他全家来说都算是紧要人物的消息,心绪顿时起伏不已,便没有多少心思和李英继续寒暄了。再加上他知道李英这人还算靠谱,开口推荐的人大抵上错不了,而女儿又一向聪明伶俐,还时常仗着年纪小就装乖哄人……

    综合权衡之后,沈启堂十分爽快地同意了李英的推荐人选。当然,他同时也委婉地提出了自己的担忧,就是他们家小门小户的,李英的表姐不一定能看得上。

    “既然沈先生您信得过小子,那小子也得替您把事情办周全了。”

    李英大概是被唐大人那个成功的例子影响到了,此时对长得好看的小户家的女孩子都十分重视,愿意结个善缘,于是便十分热情地说道:

    “不敢隐瞒沈先生,小人表姐的老娘也在咱们织造府里做事,不是别人,就是正院小厨房里的孟嫂子。沈先生,一会儿您先去告假,小人这就去找姑妈说这件事。请姑妈出面,雇人的事情肯定就准了。”

    听到此处,沈启堂不由得心头一跳。他暗道,这织造府内下人们的关系果然盘根错节,没想到这门房处的小厮李英竟然是正院小厨房掌勺人的亲侄子!

    说起来,像沈启堂这样刚来半年的底层文书小吏,在这织造府内的地位还真比不上一些受上头大人们重视信任的老仆们,而那位孟嫂子便是这种老仆中的一个。

    “怎好麻烦你……”沈启堂正要推辞,就听到一阵有些沉重的脚步声渐渐靠近。

    他循声回头一望,心里就忍不住“嚯”了一声,竟然是说曹操,曹操就到!他和李英这边才说起孟嫂子,这孟嫂子本人就出现了。

    来人是一位面色红润身材丰满敦实的高大圆脸妇人,如果仔细端详,就会发现李英的耳朵形状和方下巴都和来人很相似。

    孟嫂子来这边,是为了和侄子李英商量一些家事的,见沈启堂父女在此,便知此时不是说私事的时机。好在她也不急,便没有立刻离开,而是和沈启堂寒暄了一会儿。

    在听到李英说,沈启堂特意花费心思给李父——孟嫂子的亲弟弟,寻了几个调养体弱的方子后,神色明显温和了许多。紧接着,这姑侄二人也算是心意相通,孟嫂子也很快就在李英的暗示下,联想到了那位唐姨娘的富贵前程。

    于是,孟嫂子毫不犹豫地替闺女答应了照看裴湘之事。

    不仅如此,在沈启堂的同僚匆匆找来并说有紧急公务要处理的时候,本来就比较喜欢漂亮女娃子的孟嫂子连忙热心提议,表示要先带裴湘去正院小厨房那边待着,等到沈启堂处理完手边的公务文书了,再把女儿接走。

    “别让湘儿在门房这边等你了。你看这里,人来人往的,还都是不知根底的府外之人,惊着孩子怎么办?况且这里没吃没喝的,炭火也是次等的,哪有跟我一起去正院那边舒坦?得了,听我的,我带湘儿去里面!沈先生,你无须担忧什么,像湘儿这样乖巧漂亮的女娃娃,谁不喜欢疼爱呢?”

    沈启堂望了一眼一脸焦急的同僚,有些欲言又止,似乎依旧有告假的念头。

    见状,同僚只得苦笑劝道:

    “沈兄,今天咱们院子里的所有人都不得闲,说是明日会有京城那边的贵人过来,查看江宁这边为迎接御驾所做的准备,说不得今晚还得熬夜核对查看账册和图纸,以备贵人查看、翻阅和问询。”

    “明日有贵人要来?刘兄可知贵人身份?”

    “哎,这哪里是我能知晓得一清二楚的,不过想来一定是在御前极有脸面的权贵人物。”

    “这话极是。”沈启堂表面无奈地点了点头,心情却变得非常不错。

    之后,他“不得不”接受了孟嫂子的建议,同时暗自感叹着,自己来江宁织造府半年了,一直没有机会踏足正院,没想到自家闺女刚来不到一天,就即将成功混进这座府中最有权利的地方了。

    而孟嫂子见沈启堂终于同意了,立刻拉起漂亮女娃娃的小胖手,朗声笑道:

    “沈先生快别皱眉头了,我心里有分寸。倘若贵人们今日就到,我是不会主动提议带着湘儿去正院的。不是担心湘儿这样的小孩子会妨碍什么,而是到时候厨房和茶水间都忙碌起来,没时间看顾这孩子,再一不小心让孩子受了伤,那我得愧疚一辈子。

    “阿弥陀佛,好在贵人们明日才到,这样我就能放心把湘儿领进去了。啧,我得让正院那些人开开眼,看看这比画儿上的娃娃还好看的小娃娃。”

    “还是得和陈总管那边报备一声。”沈启堂谨慎叮嘱道,“万不能为了沈某的这一点私事,坏了府内府外的进出规矩。”

    “这是自然,沈先生放心吧,我必然会打发人去向陈总管报备的。”

    于是,在沈启堂和孟嫂子的商议下,裴湘被暂时寄存在了她从小就向往不已的厨房——附近的一个温暖隔间里。

    第174章

    裴湘四岁的时候就萌生了要掌握一手好厨艺以免再被限制点心零食的念头, 如今六岁了,她想学厨艺的念头更加强烈了。

    因为在之前那场关于缠足的拉锯战中,母亲王婉用来哄骗逼迫她的最具有威胁力的手段就是美食。王婉自然不会饿着亲闺女, 她只是告诉厨房方面, 不许再按照裴湘偏爱的口味烹调食物了,也不许继续变着花样给大姑娘做点心零食——除非小姑娘乖乖答应缠足之事。

    当然, 这场母女之间的“战争”最后还是以裴湘取得阶段性胜利而暂时宣告结束。但作为胜利方的小姑娘并没有因此就觉得万事大吉了。相反,她很有反思精神地总结了自己在这场“战争”中的得与失,还从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方面分析了自己成功的必然原因和偶然条件, 以及之后再遇到“敌袭”时自己应该采取的策略与手段……

    当裴湘把自己的分析过程和结论告诉给外曾祖父虚舟先生后,她得到了老人家的肯定与鼓励,随后,她还得到了几点非常实用的改进建议和一份新的书单。王老爷子的鼓励和督促这让小姑娘再次意识到, 自己绝对不能仗着一点小聪明就骄傲自满,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她还有很大的成长进步空间。

    而乖乖去看书思考充实自己的裴湘并不知晓,她的外曾祖父在那天晚上看了半宿的星星月亮, 又十分尽兴地喝了半壶珍藏许久的佳酿,心里充满了家有麒麟儿的喜悦与欣慰,以及……一丝淡淡的遗憾。

    醉醺醺的虚舟先生摇头叹息, 湘儿终究不是个能走仕途之路的男孩子,否则的话,他一定会把自己积攒多年的人脉关系都用在这孩子的身上。

    与此同时,因为裴湘的这份分析总结报告,虚舟先生也清晰地意识到, 曾外孙女拒绝缠足之事绝对不仅仅是因为小孩子的娇气怕疼。她是真的把大人们告诉她的那些好处听进了耳中, 也在心里认真琢磨衡量过。但思索衡量之后, 她依旧选择了不认同,甚至是反感厌恶。

    于是,当裴湘提出要一起来江宁时,虚舟先生没怎么犹豫就点头同意了。他知道自己这个曾外孙女“离家出走”的真正目的,也选择了纵容和支持。

    另外,和裴湘一样,见多识广又眼明心亮的虚舟先生其实也不太明白,为什么沈启堂在缠足这件事上会表现得如此不同寻常?

    暂且不停此时正在去见老友途中的虚舟先生如何琢磨沈启堂心中的猫腻,只说裴湘这边。

    她跟着孟嫂子来到织造府正院后,先是被热情地围观了一番,并得到了若干小礼物——以吃食为主,然后就被安置在了距离小厨房很近的一个小屋内。

    小屋收拾得很干净,也很温暖,有一张软塌和两个圆形墩子,还有一个可以煮茶热饭的炉子。

    “湘儿,这里是我临时休息的地方,你就在这里待着。我让小丹陪你,你饿了渴了或者要去外面解手,就告诉你小丹姐姐。”

    孟嫂子话音落下,一名十二三岁的俏丽女孩子就推门走了进来。她先是和孟嫂子问了声好,亲切地叫了声“师父”,然后才笑盈盈地来到裴湘对面,递给裴湘一把炒熟的花生。

    “我是小丹,湘儿,这是新炒出来的,可香了,你尝尝。”

    裴湘仰头道了声谢,接过花生后又乖巧地喊了一声“小丹姐姐”。

    孟嫂子见裴湘和徒弟小丹已经互相认识,便又叮嘱了小丹几句,她让徒弟在小屋里照顾裴湘,同时做些针线活计,不许再四处乱跑打听消息说闲话。

    嘱咐之后,孟嫂子就离开去忙别的事情了。

    等到屋内只剩下裴湘和小丹后,刚刚在孟嫂子面前表现得十分乖巧稳重的小丹一下子就变得活泼起来。她非常自来熟地轻轻戳了戳裴湘的脸颊,轻呼了一声好嫩呀,然后才笑嘻嘻地拉着裴湘坐到了软塌上,又拿过裴湘刚刚得到的那些小吃品尝起来。

    裴湘:……

    小丹是个非常健谈开朗的女孩子,在确定裴湘暂时不想吃东西也不想喝水后,就拿出了一些彩色线绳给裴湘练习打络子。而她自己则一边做绣活儿一边同裴湘唠叨过年期间走亲访友的经历,又不时地向裴湘询问她在苏州那边是如何过年的。

    总之,有小丹在,这间不大的屋子里就没有安静冷场的时候,哪怕裴湘有些困了,她也一直说个不停。

    等到小丹说得有些口渴了,她就哼着小曲去炉子那边烧水,准备煮一壶姜枣茶润喉。

    而就在小丹等着水沸腾的工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打破了外面院子的静谧,紧接着,忽高忽低的交谈声也隐隐传进了院子内。

    正在窗户附近盯着炉火和水壶的小丹忽然轻咦一声,她好似听到了什么要紧消息,立刻站起身来冲到窗户前,侧耳倾听外面的对话声。

    半晌,等到小院内再次恢复了安静,小丹才一脸兴奋地从窗边返回炉子旁,重新望向热水壶的目光中有着隐藏不住的期待和好奇。

    正在练习打络子的裴湘疑惑地瞧向一脸跃跃欲试的小丹,有些想问她发生了什么,难不成晚上有加菜加餐不曾?

    不过,不用裴湘开口,大多数时候都藏不住话的小丹迫不及待地把她刚刚听到的内容全都告诉了裴湘。

    “湘儿,刚刚过来咱们院子这边的人是陈总管。他来通知咱们小厨房这边,那个,原本说明日才能赶到的贵人们提前抵达江宁了。如今,府内的几位大人都去正门那边迎接客人们了。陈主管说,贵人们一路车马劳顿,让咱们抓紧备菜备点心备茶,都要上好的,嗯,尤其是茶房,一定要准备好茶……”

    小丹的叙述被开门声打断了。

    一个看起来比小丹还大几岁的年轻姑娘气喘吁吁地撩起门帘,她并不不进屋,只是站在门边语速飞快地说道:

    “小丹,孟妈妈让我来说一声,你和湘儿一定要好好待在这里,千万别出去乱跑。京城来的贵人们到了,咱们都不清楚那些大人们的脾气,万万不能冲撞了。”

    小丹连忙点头,见来人交代完话就要离开,连忙追问道:

    “兰芳姐姐,京城里来的贵人们都是什么样子的?他们人多吗?带家眷了吗?”

    兰芳此时哪有工夫和小丫头闲聊,她警告地瞪了一眼好奇心旺盛的小丹,低声呵道:

    “我哪里知道那么多贵人们的事情?呵,你也别乱打听,老实在这里待着。还有,看好湘儿,她一个小孩子,容易惊着吓着,你上心些。小丹,你今日要是出了差错,我就请孟妈妈罚你当一整年的烧火丫头!”

    闻言,小丹吓得缩了缩脖子,连忙摇手道:

    “我不问了不问了!哎呀,兰芳你姐姐你消消气呀,我保证会照顾好湘儿的,真的,你放心吧。”

    见自己“震慑”住了一向心思活泛的小丹,兰芳不动声色地松了一口气。说实话,孟嫂子让她来这边叮嘱一番时,她其实并不怎么担心一看就很乖的那个小家伙,反而更担心憨吃憨玩爱凑热闹的小丹。这种十二三岁的俏丽水灵丫头,真要凑到贵人老爷们面前,说不得会更加不妙。

    再次警告性地瞪了一眼小丹,还有许多事情要忙碌的兰芳步履匆匆地离开了。

    而没能打听到更多消息的小丹则有些心不在焉地蹲在炉子旁,手托着腮一会儿皱眉一会儿噘嘴。直到裴湘出声提醒她水开了,她才悠悠回神,而后满脸遗憾地站起身来倒水冲茶。

    裴湘盘着小短腿坐在榻上,亲眼目睹了小丹的一系列表情变化,心里小大人似的叹了口气。

    她轻轻摸了摸刚刚被小丹戳中的脸颊,觉得此时房间内的情形并不是小丹在照看她,而是她来照看小丹。

    为了转移小丹的注意力,进屋后很少主动开口的裴湘开始找新鲜话题闲聊。无奈的是,无论裴湘说什么,说的多有趣,都有些无济于事。

    在小丹看来,裴湘此时说的话,都是她们以后可以慢慢谈论的内容,反正湘儿也要待在江宁一段时间,她们总有机会聚在一起聊天的。

    可京城里的贵人们就不同了。他们肯定个个出手大方,给的赏钱一定十分丰厚。再有,如果这次有女眷随行的话,那么,京城来的贵夫人们都是怎么梳妆打扮的?身上的衣衫都是什么料子和款式的?她们身边的大丫鬟们是不是个个心灵手巧,不知道兰芳姐姐能不能比得上她们?

    又过了大概一炷香左右,实在心痒痒的小丹转了转眼睛,突然出声打断了裴湘的话,说她要去外面解手。她让裴湘乖乖待在屋子里,饿了就吃点心,渴了就喝茶水,她去去就来。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