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笔趣阁 -> -> 我在快穿世界优雅老去

章节目录 我在快穿世界优雅老去 第188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那就把澄意馆给湘儿住吧。安儿媳妇,你这两日就带人把那边重新收拾一遍,该换的换,该补的补, 该添置的添置。尤其是书房, 一定要好好拾掇拾掇,雅致些,别辜负了湘儿她祖父当年亲手写的澄心清意四个字。”

    被老太太称作“安儿媳妇”的韩氏连忙起身答应, 脸上还有一丝来不及掩去的羡慕。澄意馆可是个好地方,否则的话,之前也不会成为曹寅庶长子曹颀的住处。

    后来,曹颀身世真相大白,这澄意馆自然就空了下来。

    据韩氏所知,二嫂蒋氏这几日经常去正院嘘寒问暖,便是在打澄意馆的主意。府中女眷皆心知肚明,以李氏的别扭脾气以及她和唐氏之间的那些争风吃醋过往,便是澄意馆再好,但因为曹颀住过,她将来就绝对不会把她的嫡子嫡女安排在那里。

    然而,府中其他人却并不介意这些的,并且都把澄意馆看做是极好的院落。尤其是蒋氏,她一直觉得二房现今的住处有些狭窄潮湿,所处的方位也不旺她的命格,尤其是子嗣方面的,因此一直想换个更宽敞明亮舒适的住处。

    领了老夫人命令的韩氏忍着不去看二嫂的脸色,心中却在嘀咕着,不知老太太知不知道二房的打算。

    “不过,便是知道了又如何呢?”

    韩氏心中划过一抹无奈,暗道老太爷早就仙逝了,如今府内诸事还不都是老太太一脉说了算吗?二房和他们这一房,因为是庶出的关系,在府中的地位越发尴尬了。

    “就像如今府内下人都喊小孙氏为三太太,喊堂兄曹宾为三老爷,反倒是自家这个府内原本的三房变成了六房。虽然说这称呼是按照家族同辈排的,而自家老爷正好行六……可是在小孙氏带着儿女住进来之前,尤其是老太爷还活着的时候,也不见这府里的哪个奴才平时会称呼自家老爷为六老爷啊。只有在婚丧嫁娶或者年节之时,族内老少爷们齐聚一堂了,大家才按照大排行来称呼的。可如今……住在自家府里,倒越发像是外人了。”

    就在韩氏心中暗暗埋怨之时,孙老夫人满脸慈爱地告诉裴湘,让她先在余庆堂的暖阁内住上几日,等澄意馆内内外外都收拾好了,再找个黄道吉日搬进去。

    听到自己有独立的院落居住,裴湘高兴道谢。

    之后,老太太又问起长孙女身边服侍之人的数目,裴湘便道:

    “原本有俞嬷嬷等四人的。但抵达京城之后,俞嬷嬷和萝月就回宫去了,因而如今只剩下侯嬷嬷和纹绣在湘儿身边。”

    老太太一听裴湘身边近身伺候的两人都是她院子里出去的,满意地点了点头。紧接着,她又指了两个二等丫鬟紫萄和丹橘给裴湘。

    其实,孙老夫人还想再给长孙女指派一个嬷嬷的。可她仔细想了想后,发现一时之间竟然找不到合适的人选了。毕竟她这里也不是没事儿就养着一堆嬷嬷玩的。短时间内赶走了常嬷嬷和马嬷嬷,又送出了侯嬷嬷,老夫人身边的得用仆妇也不多了。

    “先就这样吧。等过两年,你再大一些,就让你母亲帮你寻一两名宫里出来的教养嬷嬷。”

    听到老夫人提起李氏,裴湘便顺势问起了那位有孕在身的李夫人的身体状况,又问方不方便自己今日去拜见。

    “去吧。你母亲如今需要静养,轻易不出正院。你去和她说话话,她见了你,必然是高兴的。不过,你不可因为母亲慈爱,就像个小皮猴似的撒娇闹她,你们母女俩亲热一会子,就回来余庆堂这边用饭吧。”

    裴湘总觉得老太太说出李氏见她必然会高兴时,语气有一些微妙。不过,不等她细细琢磨老太太的表情语气,一旁的韩氏察觉到老太太露出了疲惫之色,便非常有眼力见儿地上前一步,同时含笑说道:

    “老太太,媳妇这就领侄女去正院见大嫂。回来时顺路带她去澄意馆那边转一转,看看侄女喜欢哪些花草树木,又喜欢什么样式花色的窗纱床幔,保管让咱们大格格将来住得舒心。”

    老太太眯着眼睛笑道:“湘儿是小辈,哪有指使你这个长辈做事的道理,自然是全听你的安排。”

    韩氏抿嘴一乐,并不把老太太的这番话当真。

    她十分清楚,像自己这样的庶子儿媳,在老太太心中那是绝对没有亲孙女重要的。不过,只要老太太愿意给她安排差事就好,她总能从中得到一些好处的。

    “湘儿,跟婶娘来,咱们去见你母亲。”韩氏朝着裴湘招了招手,柔声说道。

    就在韩氏领着裴湘一路介绍一路朝着正院走去时,正院的女主人李锦淳则正在听一名小丫头绘声绘色地讲述裴湘迈入余庆堂后的种种表现。

    待到这名被收买的小丫头退下后,李夫人望着窗外的景致出神了片刻,又悠悠叹了一口气。

    “哎呦,太太可不能总这般叹气!就是为着腹中的小阿哥,您也该高高兴兴的。”李氏的乳母王嬷嬷瞧着自家夫人不甚健康的气色,出声安慰道,“不过是一个乳臭未干的莽撞小丫头罢了,也值得您为她费心思?”

    “嬷嬷,我不是在为一个庶女叹气,而是……老爷这次从南边回来,身边倒是又多了一位会吟诗作对的红颜知己。据说是顾家旁支的女儿,眉目间的模样……倒是和先前的那位顾氏有些相仿。”

    王嬷嬷一听这话,心中暗骂一声不知哪个多嘴多舌的小蹄子又在太太面前胡咧咧了,面上却佯做不甚在意地哼了两声,撇嘴轻蔑道:

    “左右不过是一个妾侍,老爷也就新鲜几日而已。太太,依奴婢看,您尽可放心,甭管老爷后院的女人有什么来头啊,小顾氏又如何?不是还有老太太亲自挑选的辛氏和她打擂台吗?总之,谁也越不过您去。

    “便是之前那唐氏仗着生了颀哥儿张狂了几日,您看老爷和老太太不就立刻冷了她吗?之后唐氏做下的丑事败露了,老爷也毫不怜惜……再有,奴婢说句逾矩的话,您如今最重要的事,就是平平安安生下一个小阿哥,只要有嫡子在,再加上咱们李家也不是软柿子,这曹家便不敢慢待您。

    “远的不提,就说之前马嬷嬷那件事。太太,您看老爷不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糊弄了事了吗?甚至都没有继续深查下去,白白浪费了我之前准备的那些祸水东引的线索。虽然便宜了北园那个姓辛的小蹄子了……可也能看出,老爷心里拎得清,这府里到底孰轻孰重。”

    闻言,李锦淳有些哭笑不得地瞧着目露得色的奶嬷嬷,无奈指点道:

    “嬷嬷,老爷他不深查,不就等于是默认了是咱们指使马嬷嬷苛待大格格吗?这种事一次两次就算了,次数多了,老爷心里肯定会有疙瘩的。

    “嬷嬷,这事儿绝对不能就这么糊弄过去,因为即使老爷不查,老太太也不会乐意就这么不明不白地折了一个心腹的,她老人家早晚要算后账的。所以,这事儿一定得尽快查‘明白’,只有查‘明白’了,把老太太和辛姨娘都装进去了,咱们那位一贯喜欢在内宅之事上和稀泥的大老爷才会对正院多存几分愧疚。”

    王嬷嬷一听李夫人如此分析,顿时皱起了眉头,她有些紧张地低声问道:

    “太太,那二太太她今日在余庆堂里说的那些话……老爷知道后会不会也赖在太太头上?”

    “蒋氏犯蠢也不是一两日了,那没什么。再者,长辈提议让晚辈改名字,本就不是什么错事,我难道还能管得了弟妹的那张嘴吗?嬷嬷也不必草木皆兵。不过……晚上的时候,我倒是可以侧面向老爷透露一番,就是蒋氏近日总是为了换院子的事来打扰我休养安胎,可为了府里和睦……”

    说着话,李锦淳慵懒地倚在了身后的软垫上,又伸手轻轻抚摸着已经显怀的肚子。

    “再加上先前唐氏之事就连累我受到了‘惊吓’……老爷的愧疚之心越重,对这孩子就会越怜惜。嬷嬷,我是不打算得到老爷的喜爱了,左右我就不是他喜欢的那种女子,而且我也不屑于效仿唐氏之流。所以,我只要他的敬重和愧疚就行了。”

    王嬷嬷望着李夫人唇边故作轻松的淡笑,心疼地叹了口气。她是亲眼见着自家太太从新婚燕尔的满怀憧憬到如今的心灰赌气,这期间不知经历过多少次失望和伤怀。

    就在王嬷嬷还想再说些什么劝劝李夫人的时候,就听门外隐约传来一阵脚步声和丫鬟的应答声。她看了一眼时辰,猜到该是那位自小就被狠心亲娘扔了的大格格了。

    说起来,王嬷嬷对于这个一出现就利落干掉了唐姨娘和庶长子的小姑娘,心里并没有多少恶感。

    她想,只要大格格不像她亲娘唐氏那般抓尖要强又惯于装模作样、搬弄是非的话,自家太太也不会为难一个小小庶女。不过,倘若这自小就长在乡野间的孩子当真缺乏礼数,甚至不懂嫡庶尊卑的话,那她就要替太太好好教教大格格规矩。当然,她肯定不会像马嬷嬷那老货一样蠢笨,让一个六岁小姑娘给拿捏了。

    不管忠心为主的王嬷嬷如何暗下决心,裴湘和李锦淳见面时的气氛还是非常平和的。

    尽管裴湘觉得眼前这位李夫人流露出的那种人淡如菊的气质有些违和,可好处就是对方为了维持形象,并不会明面上为难她,当然,也不怎么热络。可这般客客气气地相处,反而让裴湘觉得挺自在的。

    鉴于李夫人需要安静修养不宜劳神,所以裴湘在对方第二次做出揉腰的小动作后,就起身告辞了。

    李锦淳也没挽留,只交待了一句若是缺了什么少了什么,就派遣丫鬟来正院这边找王嬷嬷,千万不要因为怕打扰她清净就不好意思开口。

    闻言,裴湘笑眯眯地点着头,也跟着回复了几句客气话。

    不过,就在裴湘即将走出屋子的时候,一直神色淡淡的李夫人又忽然开口提议道:

    “湘儿,你还有个同母的亲妹妹,已经两岁了,如今就被养在北园辛姨娘身边。那孩子叫晴儿,也是个可人疼的,之前你姨娘唐氏还在的时候,一直待她如珠似宝,后来走的时候,她最不放心的也是晴儿。湘儿,你是当姐姐的,要不要去瞧瞧妹妹?”

    第213章

    闻言, 已经走到门边的裴湘回身望向端坐在贵妃椅上的李夫人,见她面上的表情依旧是淡淡的。就好似这提议是临时想起又随口一说,亦或者只是出于嫡母的身份与责任才出声提醒一下裴湘。

    “太太, 湘儿出来前,老太太一再叮嘱湘儿早些回去同她说说话,然后一起用饭。”裴湘并没有顺着李锦淳的话立刻答应去北园辛姨娘的住处探望唐姨娘所生次女曹晴, 而是直接把孙老夫人拉出来做了挡箭牌,“时辰不早了,湘儿今日应该无法去探望晴妹妹了。”

    听闻裴湘拒绝,李氏垂下眼眸静默片刻,而后端起手边的养身茶汤浅浅抿了一口, 才不紧不慢地说道:

    “确该如此。你今日才到曹家,老太太想必有许多体己话要和你聊,莫让她老人家久等了。再者, 你小小年纪远道而来, 着实辛苦不易, 如今总算安然回家了, 合该好好休息一番。”

    裴湘笑吟吟地点了点头,又客气谢过李夫人的体谅,便以为这场对话可以到此结束了。不曾想,李夫人又接着说道:

    “我也有好些日子没有见到晴儿了,还怪想那孩子。哪怕知道她每日里大概就是吃吃睡睡的, 心中仍旧惦念。这样吧, 我明日让王嬷嬷去找你,让她陪你一同去北园。”

    “让王嬷嬷陪我?”

    裴湘疑惑地歪了歪头,暗道这李夫人怎么说着说着就给她定下探望曹晴的行程了?这是一定要让她和曹晴“姐妹情深”吗?还是……李夫人其实是希望让她去见那个辛姨娘?

    而且, 这位李夫人甚至还“帮忙”确定了去探望曹晴的具体日期,不,应该说是具体时辰。因为按照她的安排,只有王嬷嬷去找裴湘了,裴湘才会动身去北园。至于王嬷嬷什么时候能够出现,就由李夫人说了算了。

    而就在裴湘想说自己并不需要王嬷嬷的陪同,并且也不打算明日就去北园探望曹晴时,只听李锦淳用一种笃定而固执的语气条理分明地说道:

    “我知你一片孝心,不愿意劳累我身边之人,肯定会和我推辞,但我让王嬷嬷陪你去北园,自有道理。一来,王嬷嬷会代我去看看晴儿的状况,同时向辛姨娘问问晴儿近来都吃了什么用了什么;一来,我这里给晴儿准备的一些小衣服小帽子,也该送去了,要不就该过季了;三来,北园那边还住着好几位姨娘,倘若你在路上遇见了,正好让王嬷嬷给你介绍一番,也让她们认认咱们府里的大格格。”

    说完这番话,李夫人又露出了疲惫的神色,她抬手抚了抚额头,又半阖双目似有若无地叹了口气。

    一旁的绿裙侍女见状,立刻上前为李夫人按摩起头部来,而王嬷嬷也连忙转身去给自家太太取轻暖的夹袄和暖手之物,同时不忘指挥小丫鬟去正院小厨房看看安胎药熬得如何了……

    裴湘见屋内众人都在围着李夫人忙碌转悠,而李夫人显然没有多余的精力继续招待她了,心道倘若自己此时再出言拒绝李夫人的安排,似乎就显得有些任性胡闹和不体谅人了。

    况且,裴湘已经听过好些人提过李夫人身体状况不佳了。

    “若是我拧着她的意思来……她会不会当场就晕倒给我看……”

    想着李夫人先是一口气说了那么一大段条理清晰的发言,然后完全不给旁人拒绝的机会,说不舒服便不舒服了……裴湘不由自主地往门口方向悄悄挪了挪。

    这一刻,她蓦然记起亲爹沈启堂之前无数次叮嘱她的勤俭致富不破财的要领之一,就是务必尽量远离一些拥有上佳讹诈条件之人,顿时就打了个激灵。

    穷惯了的小姑娘下意识捂住了自己身上最值钱的那枚玉佩,然后立刻告辞离开了。

    至于明日探望曹晴之事,裴湘从始至终都没有明确答应。

    她想,若是自己当真不乐意去,之后自然有各种借口拒绝,至少不会在李夫人指定的时辰去北园辛姨娘处,谁知道那里面有什么猫腻呢?

    “不过,我也可以顺着李夫人的安排,看看她到底要做什么?”

    裴湘走出正院没多远,就和半途离开又匆匆赶回的六婶母韩菱会和了。

    原来,韩菱带着裴湘离开余庆堂之后没走多远,就有她院子里的丫鬟一脸焦急地快步冲来。那丫鬟禀告说,韩菱不满三岁的女儿曹暖玩耍时不小心摔了一跤,如今大哭不止,还一直闹着要见母亲。奶娘丫鬟们谁都哄不好一贯依赖亲娘的孩子,又无法瞒下此事,就只能冒着之后被责罚的风险来找韩菱禀明情况。

    韩菱一听女儿摔了还哭个不停,顿时又急又心疼。

    裴湘见状,就连忙劝说韩菱先去照顾女儿曹暖,并再三表示她自己就可以去正院拜见李夫人。韩菱见裴湘身边还跟着老太太亲自指派的老成稳重下人,犹豫了片刻后,就点头离开了。

    不过,韩菱到底不能彻底撇下裴湘不管。她哄好女儿又见女儿并未真的磕碰受伤后,就又连忙赶来李夫人这边,恰好和刚刚离开正院不久的裴湘遇见了。

    韩菱见裴湘依旧一副笑吟吟的悠然模样,还有心情站在阳光下观察玉石饰品的花纹色泽,下意识放轻了脚步声。

    她想,看大格格这般爱惜凝视,大约是借由玉石想到了某些风雅清韵之事吧,毕竟这是自幼就跟着江南大儒学习诗书琴棋画的小才女。

    紧接着,韩菱又想着大嫂李锦淳那人一贯表面淡然清高且自诩不争不妒,自然不会当面为难一个才六岁的庶女,便悄悄松了一口气。

    当然,哪怕裴湘此时愁眉不展,韩菱多半也会选择视而不见。否则的话,她是问还是不问呢?若是问过之后得知大格格在正院受了委屈,她又能如何呢?到底是大房之事,她要是问得多了,最后很容易落得左右为难的下场。

    裴湘歪头打量了一眼目露轻松之色的韩菱,眼眸微转,一句不提自己在正院内和李夫人相处的情形,只是闲聊般地询问起了曹府中她这一辈孩子的情况。

    对于这种不会引起麻烦的问题,韩菱立刻十分温柔亲切地给出了答案。

    她从自己这一房开始介绍,告诉裴湘她和丈夫曹安膝下目前只有两个孩子,一个是她三年前生下的嫡女曹暖,另一个则是曹安妾室所生的庶子,刚刚过完百日。

    “孩子还小,又都被我养得娇气,所以今晚就不抱出来参加家宴了。湘儿若是想去找我家那两个一处玩耍,哪日得闲了,就去六婶娘那边坐坐,也让我家的两个小魔星沾沾湘儿身上的书卷气。

    “不过呀,湘儿今晚肯定能见到你三婶母家的灏儿和晓儿的。灏儿斯文有礼,对待弟弟妹妹们一向温和有耐心,是一位非常可靠的兄长。晓儿和你同年,不过她生日比你小,要喊你一声湘姐姐的。”

    介绍完小孙氏的两个亲生孩子后,韩菱又对裴湘讲了一房曹宴和蒋氏这对夫妻的一些情况。

    蒋氏目前还没有生育,但是曹宴的妾室给曹宴生下了一对龙凤胎。那对龙凤胎现今已经四岁多了,据说很是聪明伶俐,也讨人喜欢。可蒋氏一直拘着庶子庶女,轻易不让两个孩子出院子,所以裴湘今晚也不一定能见到一房的孩子。

    “说起你们这一房,除了你之外,就是晴儿了。”韩菱指了指正院的方向,含笑着介绍了曹寅的儿女情况,“不过,再过五个月左右,你还会多一个弟弟的。”

    裴湘点了点头,知道韩菱是说李夫人会在五个月之后生产,当然,生男生女还不确定。

    “晴妹妹……”裴湘终于听到了她想打听之人的名字,便顺着韩氏的话颇为好奇地问道,“婶娘,我听侯嬷嬷提过晴儿的,她是……那位唐姨娘的孩子,而且,自从唐姨娘过世……晴儿就一直被一位姓辛的姨娘抚养。婶娘,你能和我多说说晴儿的事情吗?她长得怎么样?爱笑吗?身体如何?爱生病吗?还有,今晚的家宴上,辛姨娘会把晴儿抱出来吗?”

    韩菱当然不认为身边的小姑娘对曹晴感兴趣这件事有什么奇怪的,毕竟是一母同胞的两姐妹。

    “你晴儿妹妹和你的模样不太像,她的长相是随了大哥的。晴儿的眼睛很大,是个非常健康的孩子,出生后很少生病,不过她最近……”

    “最近怎么了?晴妹妹生病了吗?”

    “倒也不算是生病。”韩菱沉吟片刻,方才满眼同情地解释道,“许是忽然换了新住处吧,或者是换了奶娘的缘故,我听说晴儿近来夜里睡得不太安稳,总是啼哭不止,白日里也容易受惊,眼见着都瘦了一圈了,怪可怜的。”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